移动机器人案例分享---汽车整车厂&零部件
当前位置:首页 > www凯发

云上圆桌 卷到跌破2万台协作机器人下一步往哪儿走? 我们和10位业内人士聊了聊

来源:www凯发    发布时间:2024-02-01 15:41:40
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在3

详细信息


  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在36氪此前的报道中,出货量排名前三的遨博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已确定上市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自此,陆续完成C轮融资后的协作机器人三杰——节卡、越疆、遨博齐聚IPO之路。

  然而,一位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各协作机器人企业仍处于冲规模抢占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时期。为了争抢市占率,协作机器人厂商们采取了“价格战”的方式。36氪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多家协作机器人的产品单价跌破2万元。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在此背景下,36氪邀约了10家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参与云上圆桌会议,就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与他们聊了聊。从重工业到轻工业,这十家企业来自不同的细分赛道,以下是他们的相关介绍和独到观点,由36氪整理编辑。

  柔触机器人:CEO张帆表示,相比于传统的刚性机械爪,柔性机械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材质是柔软的弹性材料,更适用于轻工业,“就像人的肌肉和皮肤一样,在接触物品的时候会自动地包覆住物品。”

  斯帝尔:在CEO王红波看来,拟人化是最高级的。斯帝尔采用的是生物拟人化的技术原理,从底层原生态做起,把机器人大脑、AI感知神经网络(力觉、触觉、视觉、声觉)和本体设计等硬件技术融为一体,达到更好的底层交互效果。 “我们正在把每一个环节数字量化,通过AI技术打造出像人一样的打磨工匠。”

  纳博特:联合创始人张晓龙认为,最重要的是“底层创新,正向研发”,公司的产品从底层到应用,全部为自主创新研发。除此之外,平台和生态的打造也是纳博特立足于市场的重要基石。2022年,纳博特科技打造出了开放平台NexDroid,在这样一套通用型、开放式工业运动软件平台上,使用者能借助已经开发出的基础软件进行再加工,从而开发出个人需要的工业机器人,“这样的好处是,既节省了大家重复做基础性算法开发的时间、人力等各种成本,又让整个行业生态更为丰富,市场发展更加快速。”

  派迅智能:联合创始人&COO华鑫表示,掌握核心技术是产品能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种应用场景的重要原因。派迅智能的核心团队出自知名科研院所与行业龙头客户,在软件技术、精密控制、AIoT技术、边缘计算、视觉检测等科技领域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睿触科技:联合创始人温琦介绍,公司是由医疗影像设备和器械工程行业的精英团队组成的,因此对大器械的设计有比较深的积累。睿触的很多关键零部件都是自主开发,有比较强的驱控能力,在精密部件 、影像识别、传感器与CT融合架构成像等领域,也有较强的竞争力。

  岚江科技:创始人张洪菠表示,公司目前产品所用的视觉导航算法、视觉识别算法、整车控制技术、整车机械设计、轮毂电机等都基本实现自研。在农业机器人领域,企业具有独家视觉识别技术,首创的机器人四轮转向系统也已申请专利。

  斯帝尔:王红波认为,在工业领域,所有环节都是可收集、可控、可训练的。基于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及AI的发展形态趋势,斯帝尔未来可以重点布局关键的传感器、力传感和感知等方面的硬件及算法,以及AI机器人大脑等,打造一个会自主规划的全智能打磨机器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材质和场景,只要输入目的,机器就能自主扫描,自主计算,自主打磨。”

  纳博特:张晓龙则认为,大模型的出现很具有颠覆性,在未来,它会重塑整个机器人行业。“公司现在拥有很多工业生产里的参数,有很多环节是有共通性的。下一步我们准备从轨迹规划这类场景入手,依托公司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团队,研发我们自己的大模型。”

  派迅智能:华鑫表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物料数据和生产制造关键数据,基于这一些数据做AI数据决策分析,帮助客户更好地进行运营决策,是我们未来几年里面重要的产品拓展方向。”

  海通机器人:董事长吕荣生认为,工业机器人从原来简单的搬运动作发展到操作岗位的技术工位和一些特殊岗位。目前,工业生产机器人已发展到AI介入下的生产链完全无人化阶段。

  圭目:交通运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领域,它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仍在起步阶段。桂仲成打趣地说,如果和制造业做类比,现阶段的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运维可能相当于10年前的制造业水平。因此,这样的领域的数字化想象空间是很大的。

  睿触:在温琦看来,AI技术对手术机器人来说是“刚性需求”,比如自主识别病人的呼吸要求、解构识别病灶,引导医生定位病灶等,协助医生进行临床手术。

  柔触:目前年营收已达到千万元级别,过往三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在50~100%。张帆说:“公司产品的一大特点是拥有较好的市场广度。虽然早期销售额基数不高,但一直在稳定地增长当中。”

  岚江科技:企业成立于2021年底,2023年2月产品正式投入市场销售,目前的销售额达到千万级别。

  斯帝尔:目前公司年营收在5000万左右,同比增长率大约为100%。斯帝尔发展增速较快,每年保持几乎翻倍增长。

  木蚁机器人:年营收在数千万元级别,去年以来营收增幅在一倍左右,其中叉车本体营收占比在70~80%。

  圭目:近几年来的年收入在1亿元左右(合同额),同比增速基本能保持在100%左右。

  海通:于2013年成立,此后一直投入成本进行研发,直至2021年营收800万元,2022年营收1.55亿元,今年预计营收在四亿元左右。

  派迅:线边仓储机器人及关联业务年营收超2亿元。过去三年每年的营收增长都近3倍。

  小结:营收方面,工业机器人企业呈现出高增长的特点,平均复合增长率都在50~100%。公司营收都在千万元以上,个别公司达到五千万元甚至迈入亿元大关。另一方面,随着国产品牌价格进一步下探,企业出海渐成潮流。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1-3月我国机器人设备累计出口金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62.1%

  4、在中国企业开启中国智造出海浪潮的大趋势下,有无出海计划?如已经出海,咱们产品在海外的市场表现如何?国内、国外业务占比大概是多少?

  斯帝尔:重心仍在国内,海外占比不到10%。王红波表示:“去年慢慢的开始出海,已在加拿大成立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预计未来海外市场占比提升到30~40%。目前出海锁定在北美地区,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等,欧洲市场也正在布局当中。”

  纳博特:已经出海,目标国家有日本、韩国、欧洲、北美等。国外业务占整体营收比重不超过10%。

  派迅智能:华鑫表示,公司已出海,在马来西亚成立了分公司。目前有数千万项目落地,并形成营收,预计2023年国外业务占比20%以上。

  岚江科技:2022年底开始拓展海外业务,果园多功能机器人已获得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法国、印尼、泰国等国家的订单,除此之外还正与摩尔多瓦、土耳其、智利、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洽谈经销协议。张洪菠介绍:“目前,岚江科技已成交的海外订单大概占总营收的20%,今年海外市场会是我们的业务重心。”

  圭目:正在做一些出海的尝试。桂仲成说:“前段时间,我们拜访了好几个欧洲的主流机场。在道路检修类机器人这块,海外的市场还是有需求的。现在欧洲已有个别机场明确说希望我们现场展示。”

  木蚁机器人:钱永强表示,木蚁机器人目前海外市场占比不高,但会是今年市场拓展的重点。 “目前东南亚和欧洲作为第一阵地拓展,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海外市场进一步增加营收。”

  海通:于2022年出海,目前对于海外市场布局还处于起步阶段。海通机器人以北美市场为主积极布局,计划在美国伯克利设立一个装配生产基地和研发团队,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新加坡生产基地,在苏黎世建设欧洲团队。

  柔触:最早从2018年开始做外贸业务,每个大洲都有涉及,不过体量不大。从实际来看,公司产品的开发和迭代都是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基本盘,产品阶段还没到海外大规模推广的时候,也不太会带来很好的经济回报。“我们公司的底色还是服务于制造业的赋能者和服务商。”张帆说。

  斯帝尔:去年进行了Pre-A轮融资,今年在筹备A轮融资。王红波介绍,斯帝尔前期在海外会采取并购策略,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未来斯帝尔的体量上来后,会在看重的产业链互补细致划分领域里进行战略投资。

  柔触:去年完成了Pre-A轮融资,今年还没有融资计划。张帆透露,2019年柔触的财务指标已经实现盈亏平衡。公司现在的财务情况比较健康,目前暂时没有融资的计划。“跟行业内其他的机器人公司稍微不太一样的点是,我们在节奏的把握上不会很激进。”

  木蚁机器人:钱永强介绍,目前正在建设供应链的“小生态”,下一步会做一些客户群的资源整合。之前已完成B+轮融资,近期会披露新一轮融资情况。

  柔触科技:行业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有行业地位之后,才有制定标准的话语权。这样才有机会把自己公司的标准变成行业标准,甚至世界标准让别人去执行。”

  木蚁机器人:钱永强认为,行业标准的形成路径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关系。市场占有率高才能有话语权,进而形成行业标准。

  集萃智造:骆敏舟表示,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集萃智造的核心就是技术。不过,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其转变为能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 “技术要一直创新,不是坐在实验室里纸上谈兵,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市场发展和客户的需求。”

  圭目机器人:获得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团体标准立项的《民用机场道面结构性能智能评价与数字化管理规范》、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区域标准的《三维地质雷达探测作业规程》、入选长三角区域区域标准的《长大桥梁无人机巡检作业作业规程》等。2023年,圭目机器人参与编制的ACI国际机场协会首版《机场维护手册》正式对外发布,全球只有两家公司的技术得以被收录,其中一家就是圭目机器人。

  海通机器人:吕荣生介绍,近年来,海通机器人已与CMR产业联盟、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联合参编了《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箱式仓储类 技术规范》标准,2023年联合起草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用移动机器人(AGV/AMR)解决方案蓝皮书(2023版)》,苏州海通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三个经典案例入选其中。接下来,还会和CMR产业联盟,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一起发布《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重载类 技术规范》标准和《全球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睿触:温琦表示,目前团队选择了软组织穿刺这个细分赛道进行深耕。“我们团队的成员不多,但几乎都拥有着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工作经历和研发背景。在这个较新的赛道中,我们大家都希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包容下,可成为这个细分赛道里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集萃智造:新时代的主旋律是“人机协作”而非“机器换人”。机器人并不能抢占人类岗位,而是将人类从低价值的岗位中解放出去,从事一些高价值的工作,从而使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更加高效。

  睿触科技:新技术的研发和成熟,需要得到政策、市场和资本的帮助和支持。在足够大长攒的成长空间中,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是能轻松实现弯道超车的。

  斯帝尔:在专业上,中国企业要打开局面,围绕细致划分领域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存在竞争力,和国际巨头PK;同时,希望企业能够目光放长远,不要执着于眼前的短期利益,要去做更有未来的事,坚韧前行。

  纳博特:希望国产机器人各个赛道的企业能够联起手来,用更加开放的态度,协同发展,最好能够降低行业内的重复研发,共同获得更好的发展。

  派迅智能:跳出“国产替代”的思维,转变为“国创替代”,用中国的创新技术,去解决世界的问题。

  圭目:中国的市场存量很大,可以给更多细分领域的项目和技术以空间去实验、去成长。我希望,未来中国能够涌现一些有全球竞争力的厂商或者产品,成为领导者和开拓者。

  编者按:与10位中国机器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访谈,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在这个赛道上,他们有的深耕细分赛道,一步一个脚印;有的积极拥抱新技术浪潮,试图引领改革;有的瞄准未来大机器人市场,锐意进取。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些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路径。接下来,《云上圆桌》系列将继续聚焦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共同探寻“中国智造”未来发展趋势,敬请关注。


取消回复发表评论: